陶瓷砖定义: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薄板制品,陶瓷砖是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其他方法成型,干燥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制而成。
陶瓷砖按成型方法分为:挤压砖、干压砖及其他方法成型的砖;按吸水率分类分为高吸水率砖、中吸水率砖、低吸水率砖。吸水率不超过0.5%的陶瓷砖称为瓷质砖,吸水率大于10%的陶瓷砖称为陶质砖。市场上最常用的一种为干压成型吸水率不超过0.5%的瓷质砖,即我们常用的俗称的玻化砖。玻化砖采用瓷土烧制,表里如一,但表面须经过抛光处理,这种砖耐磨而且密度大抗击强度高。另一种是干压成型吸水率大于10%的陶质砖,即我们常说的釉面砖。釉面砖是指在瓷质或陶质的底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瓷砖,这种砖现大多数都用在墙面砖。
GB/T4100-2006《陶瓷砖》标准对陶瓷砖的质量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作出了统一规范。在消费的人质量纠纷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是关于陶瓷砖尺寸和表面上的质量方面的投诉,在实际检验测试中,我们得知根据标准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难较好地解决这些投诉问题。
以一起消费者投诉为例:客户在瓷砖铺设好以后发现,瓷砖不平整,对角有翘曲现象,要求来做质量检验,我们从他同批次购买回来的瓷砖中抽样检测,根据现场800mm×800mm的玻化砖,相对于由工作尺寸计算的对角线;根据标准计算:
对角线;允许偏差:1130×0.2%=2.26mm2.0mm,即最大偏差为≤2.0mm。我们同时对现场铺设的瓷砖的翘曲现象进行仔细的检测,检测结果为:1.1mm,检验测试判定的结果为:合格。但实际上由于铺设时缝隙很小,两片瓷砖间错开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台阶状,在光线照射下,阴影很明显。完全不符合主人铺设无缝砖所期望达到的美观效果。正常的情况下,两块瓷砖间如果有0.5mm的台阶状况,人眼就能明显识别,同时用手摸瓷砖,有较明显的翘曲现象,由于是无缝铺设的无缝砖,形成了一定的锐边,很容易擦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比较流行的是一种无缝砖,无缝砖简单地说,就是指砖面和砖的侧边均成90度直角的瓷砖。这种砖是从砖的外型来命名的。其实无缝砖的称呼本身就是一种炒作上的取巧,实际情形是:无缝瓷砖并不是没有缝,只是缝小一些,比如1mm或者更小一些。其实无缝砖和有缝瓷砖的差别主要在瓷砖切边上,无缝砖的切边是直角,而有缝砖有个弧度,这样无缝砖视觉上看起来缝比较小而已。
而消费者完全没有办法接受无缝瓷砖的铺设效果和检验机构最后的判定结果,问题的原因有三:
一是在无缝砖的销售包装里,都详细注明了无缝砖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留缝1mm~2mm左右,而铺设的时候过分追求效果,完全无缝铺贴反而造成了表面平整度的凹凸现象明显,视觉效果和美观程度降低了。正确的操作应适当在铺设过程中留缝,使一些视觉效果得以缓冲,以达到最佳的美观效果。消费者也要正确认识这点,不过分强调无缝效果。
从数据来看,该批陶质砖的长度和宽度均为合格,但是从实际考虑,如果两块极限偏差的瓷砖来看的线mm之多。正常的情况下,两块同型号瓷砖有0.5mm的差异人眼就能明显识别,因此出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就提出尺寸产品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但我们依据标准检测,却无法帮助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确实感觉到如此的瓷砖尺寸差异很难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出现投诉没有办法解决一方面来自不科学的铺设瓷砖,另一方面我们大家都认为从标准制定的数据分析来看,对于目前市场上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产品质量的逐步的提升,过于宽松的标准数据已难以满足大家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如何更加合理地制定标准数据,有效指导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还应该要依据真实的情况作出更多思考和改进,使一些消费投诉能有效得以解决。
对于目前市场上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产品质量的逐步的提升,过于宽松的标准数据已难以满足大家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如何更加合理地制定标准数据,有效指导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还应该要依据真实的情况作出更多思考和改进。